社内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内新闻

“武汉活字典”徐明庭著作面世



       昔有清朝道光年间范锴六卷本《汉口丛谈》,民国方志学大师王葆心又作《续汉口丛谈》和《再续汉口丛谈》,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各方面说尽老武汉。将近八十年后,武汉文史馆馆员、有“武汉活字典”之称的徐明庭先生所著的《老武汉丛谈》,已由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出版。
       该书收录了徐明庭过去三十年创作的有关老武汉故事的散文、随笔,从武汉历史、老地名到娱乐、饮食、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无所不包。看其文仿佛穿越百年历史,武汉的过去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一、87岁徐明庭专注“老武汉”故事
       退休20余年来,徐明庭笔耕不辍,已出版了10余本著作,已经87岁的他仍然思维活跃。昨日上午,记者拨通徐明庭家中的电话,徐明庭在电话中介绍,他的新书《老武汉丛谈》主要收集了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散见各地报刊发表的一些随笔、散文,是一本关于“老武汉的故事”。
       全书共三个部分,117篇文章,约30万字。作者从武汉一词漫谈,说到汉口的变化、民国时期活跃在武汉的各种人物,进而到那些见证了武汉历史的老地方、老地名,如“刘友才与‘功狗功人’”“瞿秋白故居和辅义里及其他”“孙中山与武汉”等。这些具为徐明庭亲自考证后,用随笔写出的武汉历史细节的故事,读来亲切、生动。
徐明庭强调,该书只收录了有关“老武汉”的故事,内容集中在近现代,“清代也有一些”,当代内容不在其中,用随笔散文的笔法写来,所以也叫《老汉口丛谈》。

 

 
       二、从吃面窝写到1941年武汉日全食
       1927年出生的徐明庭于1937年底跟随家人来到武汉,几十年来一直居住在武汉,经历了武汉所有的重大事件,该书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就是他的回忆性文章,读来有如口述史。
       徐明庭从吃面窝、热干面写到汉剧“吴天保的拿手戏《哭祖庙》”、1941年在汉口看日全食、洪山的甘蔗节等,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几乎可以看到1930年代和1940年代武汉社会生活的真实样貌。遗憾的是,还有一些重要的文章,因为年久未找到文本而遗漏了。
       徐明庭说,许多人也似乎更喜欢听他的这种亲身经历的内容,“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中央电视台采访我,希望不要讲书本上的东西,让我说说我经历的事”,该书收录的一篇《请你谈谈1938年》就讲述了武汉沦陷时期的真实生活,逃到租界去、周恩来在武汉组织的反日大游行、沦陷期间物质匮乏的生活等。

 

版权所有 崇文书局 技术支持 长江数字 我要投稿

地址:中国武汉市武昌雄楚大街268号省出版文化城C座11楼 邮编:430070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