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内新闻

网络文学:大浪淘沙始见金

        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网络文艺充满活力,发展潜力巨大。坚持“重在建设和发展、管理、引导并重”的方针,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鼓励作家艺术家积极运用网络创作传播优秀作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把握传播规律,加强重点文艺网站建设,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载体,促进优秀作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加强内容管理,创新管理方式,规范传播秩序,让正能量引领网络文艺发展。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缘起于“草根”创作、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在历经野蛮生长、大浪淘沙之后,正在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扎根于民众之中,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品以其鲜明的个性和富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而深入人心。

  网络文学黄金时代来临

  《琅琊榜》《花千骨》《芈月传》……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品受到读者关注,给人一种“网络文学黄金时代来临”的感觉。“就网络文学而言,现在的繁荣与丰富,多元与多样,都属前所未有。网络小说以类型化的写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文学评论家白烨说道。

  网络文学作品如此繁荣,得益于一大批作者在此领域的辛勤耕耘。热衷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蒋胜男,迄今已坚持网络文学创作15年,在《芈月传》之前创作了十余部与传统历史文化相关的小说。一次无意中,她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中,看到一期关于秦宣太后的节目,讲述的是秦国在从群雄争霸到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宣太后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期节目激发了蒋胜男的创作欲望,她以秦宣太后为原型,创作了《芈月传》,这本书通过讲述芈月爱恨情仇、波澜壮阔的一生,全景再现了大争之世群雄并起、争霸天下的宏伟图卷。

  在蒋胜男看来,《芈月传》之所以备受读者青睐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就蕴含着对中国故事尤其是传统历史故事的向往,“前些年戏说历史的读物泛滥,着眼于正史的文章稀缺,优秀的更是凤毛麟角。写作期间与读者的互动也给予我动力,直到现在得到社会的认可。”她表示,得益于互联网,“网生代”的作者和读者不乏沟通和互动,彼此间的隔阂也比较小,并且读者也能理解作家创作初期的难处。“作家要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虽然网络文学创作之初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入流、不健康的东西,但是文学也会有其自我修正的过程,并且伴随着社会公众基本辨别力的逐步提高,对于其中的作品也能有所抉择、有所判断。”蒋胜男说。

  另一部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的《琅琊榜》,讲述的是“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搏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的故事。梅长苏在国仇家恨、兄弟情义的漩涡中见招拆招、游刃有余,奏出了“江左梅郎”赤子之心下的一曲慷慨悲歌。电视剧《琅琊榜》制片人侯鸿亮在该书序言中写道:“我非常骄傲地向大家推荐这部小说,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跟从海宴的一支妙笔,享受这一段梦幻之旅”。

  而在《花千骨》中,花千骨和白子画的情感纠葛一直贯穿始终。该书作者果果曾表示,《花千骨》是她的一个童话,而白子画,是童话中的童话。它寓意着每个女孩的成长,寓意着她们的每一次遇见,更是心中所渴慕的,在现实中所没有的纯粹至死的爱情。《花千骨》一书,可以简单地看作一个在爱中坚持的故事。

  与传统文学“共荣共生”

  《琅琊榜》《花千骨》《芈月传》《后宫甄嬛传》等诸多网络文学作品备受关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影视作品的带动。影视作品以更为直观形象且丰富的手段,呈现出作品的中心内涵,让读者对于作品有更为清晰明了的认识。从电视剧《甄嬛传》到《琅琊榜》,越来越多的读者都是选择看完电视剧后再去看原著,进而加入讨论中。

  时下,作为成功的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成动漫、游戏、影视作品已经成了一般性的规律。据文学评论家马季介绍,基本上重要的文学网站都有大量的资金流入,网络文学的改编、版权、运作都进入异常繁荣的时期。据自己所了解,仅去年一年就有100多部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此外,网络剧也发展得很快,可谓是多方推动了网络文学作品的发展。

  虽说这些作品受到欢迎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影视剧的带动,但文字、故事本身已经具备高水准。谈到电视剧带动原著《琅琊榜》热卖时,该书责任编辑、四川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张庆宁表示,《琅琊榜》之前已经出版过,现在火热的背后除了优质的影视作品带动书籍的热销原因外,更重要的还是作品本身经得起推敲。“这本书的架构特别好,一环扣一环,语言也没有废话。书的作者海宴同时也是剧本的编剧,对主题的呈现更准确,内容把握得也很好,正义和真情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在白烨看来,就网络文学总体来讲,丰富多样、不一而足;同时,也带来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问题。谈及《琅琊榜》《后宫甄嬛传》《芈月传》等何以从诸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时,白烨表示,“好的网络文学作品,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原创性的故事编织得很好,具有多方面开发价值;一种是在通俗写法中引入经典文学元素,作品具有雅俗共赏性”。

  在马季看来,深受读者喜爱欢迎的网络文学作品,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延续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很多作品是从古典文学和文化中吸取养分,“尽管吸收尚浅,但总体上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众所周知,社会在不断发展之中,网络化就是其中的发展阶段之一,影视也将进入网络化。伴随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都将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推动网络全社会化进程。”蒋胜男认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是“一根藤上两朵花”,可谓是“共荣与共生”。

  需要幻想更应关注当下

  许多网络文学作品受到读者诟病的一大原因,就是作者更新速度过快,一天码几千字甚至上万字,没有精力对作品仔细雕琢。

  马季认为,在超出作者常规写作速度的情况下,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同时,他认为网络文学作品早期存在着跟风、同质化现象,抄袭现象也有所抬头。在他看来,真正优秀的作者不会去跟风,具有一定水准的作者会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坚守自己的创作理念。“这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问题会慢慢显现,与此同时也会自我修复。对于网络文学作家而言,要写自己熟悉、擅长、想写的领域,这样才不会迷失自己的创作方向。”马季强调。

  “当今的网络文学创作不单单是从古典文学和文化中吸收养分,我们还要对当代生活进行探讨和研究。”在马季看来,中国网络文学创作更要关注我们所生活的当下现实,分析中国社会现在的发展情况、出现的新现象,毕竟文学是不能脱离现实的。他指出,当下网络作品大多以幻想类为主,反映现实问题和现实生活、涉及当代题材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太少。当下的网络文学作家不仅要写好幻想世界,也要写好现实世界的故事;网络文学作品既需要幻想类也需要现实类;网络文学创作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也要立足于当下,书写大众喜爱的故事。

  此外,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可谓是互相砥砺、共同发展,网络文学亦应如此,但现实却是创作“丰满”,批评“骨感”。“总体来看,网络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学创作不成比例。”白烨表示,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文学批评从业者很少,另一方面批评不到位似乎更为突出。“理论的构建,批评的投入,都需要建立在跟踪阅读、系统调研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这显然需要时间,有一个过程。”白烨指出,网络文学批评是网络文学创作的助推器,对于创作的促进至关重要,“因为现在网络文学批评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文学更好地发展,使得网络文学缺少应有的高度”。

  在马季看来,相较于每年海量的网络文学创作,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是严重滞后的,发展不均衡。而网络文学作家所认同的写作目的、要求和标准与批评家眼里的标准有所出入,批评家认为优秀的作品应该经典化,要为网络文学发展留下痕迹。这两种话语体系目前还不能完全协调起来。“网络批评话语在逐渐建立当中。”马季认为,未来网络文学批评的主导力量将会由“85后”“90后”担纲,他们早期在网络中写作,理解也比较深入,对于网络文学有着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版权所有 崇文书局 技术支持 长江数字 我要投稿

地址:中国武汉市武昌雄楚大街268号省出版文化城C座11楼 邮编:430070 站长统计